2月28日,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以标准领航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。全面总结近年来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情况,凝聚政企共识,动员部署下阶段全市标准化工作。各区人民政府、相关各市直单位、市区两级标准化部门相关负责人、协会机构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会,文曦副市长、陈浩斌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。会议由李清明副局长主持。

会议通报了近年来我市标准化工作情况,实现“四个第一、三个前列、两个突破”,加力打造“一个品牌”。一是以标准对接国际市场,设立15个国际标准化专家工作室,引培专家70人,推动在研国际标准51项;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组4个,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签订“院市”合作框架协议;全市累计制修订国际标准81项,培育企业国际标准化人才超200人次。二是以标准提升产业水平,2024年制修订国家标准超425项,占全国总数超十分之一,参与“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”领域3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,占比达28.3%;累计277家企业获评全国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683项,连续五年全国第一;推动制定佛山标准138项,评价出277家企业434个佛山标准产品,超过350家企业执行佛山标准指标要求。三是以标准赋能科技创新,推动技术专利化、专利标准化、标准产业化,建设专利转化标准试点32个;2021年以来,全市累计推动专利转化标准470项,涉及专利2738项。四是以标准助推乡村振兴,建设8项省、市农业标准化试点,并创新开展“党建引领乡村振兴”标准化试点;推动粤菜美食标准化,研制粤菜美食团体标准95项、湾区标准34项,建设标准化试点21项;制定发布乐平雪梨瓜等9份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。五是以标准完善城市治理,在社会管理领域出台《社区养老服务小站运营与服务规范》等39项地方标准;在城市服务领域构建“标准化+生活+养老+政务”服务体系,建设试点57项。

会议明确指出,要围绕“提能力、强产业、拓开放、全覆盖”四条主线,推动标准化深入实施:一是夯实标准服务支撑,大力引入高水平标准化机构和人才,强化企业标准化培训,引导企业加大标准化工作投入,探索设置标准化总监等专兼职岗位。二是推动产业向“新”而行,推进传统产业焕新,主导机械装备、家居装饰等领域国家标准制定,在机器人、新能源等10个新兴产业的战略性领域开展标准领航行动;三是提升标准国际话语权,对接IEC等国际组织,开展各类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,建设15个国际标准化专家工作室,助力企业“出海”;四是推进标准全域融合,构建现代农业粤菜美食、地理标志产品等特色标准体系,探索打造“一镇一品”特色标准矩阵;推广“标准+”城市治理模式;推进全市标准化工作均衡发展。

文曦副市长强调,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政府与企业同频共振、同向发力。一是增强责任意识,各部门要善于将标准融入政策制定,以标准提升工作效能,鼓励各企业把握国家“两新”政策机遇,以标准抢占先机。二是坚定发展信心,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,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标准化工作汇报,并专门部署相关工作。全市各部门、企业和技术机构应对我市标准化工作抱有充分自信,坚定在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路径方向奋进;三是强化协同落实,深入研究国家“标准升级”方案、省“领航行动”计划,各部门要重点围绕“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破局”两大方向,制定可落地的细化措施。强化政策保障,用好政策资金,用心服务企业,深化政企联动,确保措施落地见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