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精铟海工”)主导制定的ISO 16173:2025《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— Jacking system appliances on self-elevating unit — Rack pinion leg fixation system》(《船舶与海洋技术 自升式海洋平台升降系统 齿条式桩腿锁紧装置》)国际标准正式发布。



这一标准的发布

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工程

国际标准化领域

取得新突破

为全国海洋工程走向世界

贡献了“中国方案”



提升海上风机吊装效率与稳定性



齿条式桩腿锁紧装置是自升式海洋平台升降系统的核心安全组件,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。在海洋油气开发领域,该装置用于固定自升式钻井平台,保障深海油气勘探作业的安全;在海上风电安装领域,用于风电安装船的桩腿锁定,提升海上风机吊装效率与稳定性;在海洋牧场领域,支撑大型养殖设施的升降与定位,降低恶劣天气导致的倾覆风险。此外,该装置还可用于应急救援与科考,为海洋科考船、救援平台提供快速升降与锁紧解决方案。



为攻克锁紧装置的关键技术,打破国外垄断局面,推动中国海洋工程行业在国际标准化领域赢得更多话语权,精铟海工联合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、中国船级社共同提出了ISO 16173《船舶与海洋技术 自升式海洋平台升降系统 齿条式桩腿锁紧装置》国际标准立项申请。该标准于2022年4月16日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舾装与甲板机械分委会(ISO/TC8/SC4)正式注册立项,并在WG2甲板机械工作组下开展编制工作。



从国内领先到国际引领



2022年6月,精铟海工联合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、中国船级社、中山大学等单位完成第一版工作组草案(WD)编制,召开了 WG2 工作组会议,并于2023年9月完成了工作组阶段意见征集和草案修改。经过多轮的答辩和论证修改,最终于2025年1月正式完成标准发布。

ISO 16173:2025《船舶与海洋技术 自升式海洋平台升降系统 齿条式桩腿锁紧装置》国际标准的发布,是精铟海工继主导制定七项海洋工程国家、行业标准后,首次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,进一步实现了从国内领先到国际引领的关键跨越,增强了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中的影响力,为推动全球海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并为全球海洋工程行业的安全与效率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


以高标准打造南海制造品质标杆



近年来,南海区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,通过标准引领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截至2024年底

●南海区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各级标准1994项,同比增长5.5%,其中国际标准29项,同比增长7.4%

105家企业131个产品通过“佛山标准”产品评价,同比增长44%;

●成立6个佛山市国际标准化专家工作室,占全市42.86%,承担建设国家级/省级/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70个,占全市1/3,数量均居全市第一。

接下来,南海区将持续推动“标准、质量、品牌、信誉”一体化发展,以高标准打造南海制造品质标杆,为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、“再造一个新佛山”培育更多优质标杆企业。